職訓故事
職訓故事
- 用專業軟實力為底氣,成功邁入台積電大門!
- 從職業訓練到轉職成功,開創自己的職涯道路
- 畢業即就業!預聘計畫為職涯鋪滿花路!
- 把握培訓學習的機會,成功突破求職瓶頸!
- 跨界挑戰突破舒適圈,創造自己的無限可能
- 一技之長無畏風雨,新興產業證照翻轉人生!
- 做就對了!職場導師助力,跨域轉職研發工程師
- 女力出頭天!領犬員成功轉戰鋼鐵業
- 永續×數位雙軸轉型!緯凱工業善用小人提改革創新
- 不服輸的人生!籃球員跨行躍升風電技師
- 人才培育勢在必行!大人提助廣美科技屢創新局
- 勇於嘗試,從時尚業轉戰科技業不是夢!
- 危機下的轉機!成音師華麗變身綠領人才
- 善用政府補助資源!小人提計畫助亞仕丹轉型升級
- 嚴格的磨練打造創業夢想舞台
- 無基礎學技術,11張證照變身維修職人
- 就業學程加持 畢業無縫接軌職場
- 走出中年失業陰霾 三證照翻轉職涯下半場
- 產投加持,打破傳統 用科學重塑傳統產業
- 勇敢跨出第一步!商科女孩在科技業翻轉人生
- 職場導師帶路,零經驗嘛ㄟ通!
- 大人提計畫助攻!台華精技立志成為板金界無印良品
- 從零開始,護理師成功轉職軟體工程師!
- 抗疫最前線心理壓力大!就業學程助化解
- 疫情期間「照」得住,跨域轉職零經驗也能通!
- 從陸上到海上 就業學程銜接最後一哩路
- 只要肯打拼,相信伸手就能碰到天!
- 擦乾眼淚後,其實妳比自己想得更勇敢!
- 從旅行社到科技業 誤打誤撞成為人生轉捩點
- 門外漢又何妨 勇敢跨界成AI應用工程師
- 會計跨行學做水電,四證照入手!
- 越好奇,學越多 樂當知識狂熱探索人生
- 「小型企業人力提升計畫」幫大忙 助企業提升技能與向心力
- 吃苦當吃補 開創精彩的職涯大冒險
跨界挑戰突破舒適圈,創造自己的無限可能
![]() |
從量子迷茫到程式熱愛 洪子汧的故事 在現今職場中,轉換跑道並尋找新方向對許多人來說是充滿挑戰的旅程,然而,洪子汧展現了如何在迷茫中重新找到方向、適應不斷變化的環境,並勇敢跳脫舒適圈,帶著探索未知領域的勇氣,讓他找到屬於自己的職涯軌跡。 子汧勇敢地從量子研究轉型至全端程式設計,而且一開始還對程式設計感到抗拒,到如今在專業領域發揮所長,他鼓勵所有處於人生十字路口的青年:只要不懼困難,持續努力,未來一定會越來越好。 |
迷茫中的轉折點,機會來自勇敢嘗試
大學主修機械工程的子汧,坦言機械是他出於興趣選擇的學科,但在碩士階段,因原本跨考電類沒考上,考上了工程科學系,而那時跟隨的教授著重在量子研究,只好往這個領域發展,不過量子研究雖然是一個富有挑戰的領域,但他發現,在台灣,這樣的專業應用並不廣泛,工作機會也有限。另外,因為大家畢業後都去台積電,但那時候自己內心沒這麼堅定想進台積電,更對進去後的生活存有疑惑,所以因為這些過程都成為他重新思考職涯的契機。
後來,透過在市場做生意的媽媽得知有『產業新尖兵』的計畫,這對未來感到迷茫且無從去向的子汧,開啟了一扇窗,但在選擇哪門課程時也是經歷一番糾結,因為他回憶起大學時的一門程式設計課,他描述那段經驗為「挫敗且困難」,但在同樣讀程式設計相關學系的弟弟的不斷鼓勵下,且當時他知道資訊技術需求日漸增加,是一個值得一試的領域,所以最後他決定選擇了『全端就業成長班』,開始了程式設計的學習旅程。
從卡關到精通,用3倍努力突破自我
在成長班令子汧印象最深刻且幫他打好基礎的是林明瑋老師,他分享老師在課堂上會一一的講述每個寫法的理由、原因,進而建立學員的基本功,這對於初學者子汧來說,與其看外面的書,可能會講很多很廣泛但卻不貼近業界的需求,倒不如跟上老師的節奏,不僅能告訴你,怎樣寫比較好,還能跟上業界的趨勢。除此之外,課堂上的老師都強調「資訊人的自我精進能力非常重要」,這一點讓子汧覺得獲益良多。例如,面對一個需求提案,需要某種程式語言去解決,而剛好又是你不會的,就必須去學、去了解,不能停滯不前,因為程式語言有上千萬種,你不知道你什麼時候會用到,而你會越多,就能更完善你的能力。而子汧也秉持這樣不斷學習、不畏懼新技術和新知識的態度進入職場,就像他剛進現在的公司時其實還不會寫APP,但他的主管把他放在寫APP的職位上,他就必須得去學習如何寫APP,而在不斷磨練之後,現在他們公司團隊中的APP基本上都是他在負責的。
▲認真學習程式語言的洪子汧
▲洪子汧在「全端就業成長班」的上課情況(圖右排最後一位)
「在學習程式設計的路上,一開始一定是最辛苦的」子汧娓娓道來,因為程式碼的邏輯能力,電腦看得懂跟我們人聽得懂的其實不太一樣,要訓練成把日常語言轉換成電腦看得懂的,其實蠻難的,他在練習邏輯能力的時候,常常會卡住,很多情況是寫出來的東西,結果並不是原本想的那樣,而子汧分享他剛開始會花3倍的時間來克服這件事情,通常他會在下午4點半下課後留下來跟其他同學討論問題,然後回到家大概五、六點,他就會再重新看一次每日上課的錄影回放,跟著老師再coding一次,最後會把錄影回放關掉再自己回想再打一次,而時間久了,回家後也不用開回放,他就直接在腦中回想我要的成果是什麼,直接coding出來,就完成了,他的程式邏輯能力就是這樣練習起來的,而最後更演變成回到家後開始思考上課內容還有沒有其他的寫法,或者是可以應用在哪裡?這就是他一步一步慢慢成長的歷程,更驗證他以「有志者事竟成」為座右銘的信念。
▲洪子汧在成長班被組員選為團隊最佳,上台領獎
▲「全端就業成長班」132期全班大合照,洪子汧為圖左三
無懼態度積極挑戰,讓潛力成為價值
在『產業新尖兵計畫』的培訓過程中,子汧參與了「客製化電競電腦」專題,這成為他職涯轉型的重要一環,該專題旨在為不熟悉電腦硬體的使用者,提供一個簡單的平台,在他們輸入預算後,系統自動搭配出最佳的電腦組合,子汧與團隊不僅設計了友善的使用介面,還考量到硬體規格的相容性問題,確保使用者能獲得最佳的購買建議,專題的技術挑戰雖然有限,但這讓他學到如何將技術應用於解決實際需求。
然而,子汧提到,在面試時他分享專題的經驗,他認為主管看重的並非專題本身的創新程度,而是他在過程中展現的學習態度和問題解決能力,因為在專題要完成的最後一週,他突然發現最主要的功能沒有做出來,於是連續奮戰許久,直接把功能做出來,這種專注與毅力獲得主管的肯定:「我的主管告訴我,他看重的不只是我完成專題的能力,更重要的是我的學習潛力和未來發展的可能性。」
▲洪子汧(圖左二)與「全端就業成長班」的期末專題組員合照
初入職場後,子汧最先承接的是一些較基礎的專案,例如網頁開發和數據報表設計,這些任務與他在成長班學到的技術相吻合,讓他能夠快速適應職場需求。然而,不久後,他的主管大膽地將一項完全陌生的任務交給了他,也就是要在一週內完成一款 APP 的開發,「當時,我既緊張又期待,因為這是我從未涉足的領域。」他回憶道,雖然面對全新的挑戰,但他憑藉成長班中建立的學習基礎和解決問題的能力,成功完成任務。在開發過程中,子汧運用了 ChatGPT 等輔助工具,以縮短學習曲線,但他也指出,單靠工具並不足以解決所有問題,特別是當涉及到系統維護和進階功能時,這些工具能幫助初學者快速入門,但要精通和運用,需要更扎實的基礎知識,這次經歷不僅讓他在技術層面快速成長,也增強了他在團隊中的信任感和存在價值。
▲洪子汧(圖左)第一次將自己做的APP跟資訊處處長報告
▲洪子汧(圖中)部門團隊使用敏捷式開發,執行站立會議
▲洪子汧(圖後排左二)與公司部門同事合照
此外,他非常感謝公司展現了開放的企業文化,讓員工有犯錯並勇於嘗試的空間,而且公司對資訊這塊投入越來越多資源,還成立了智能應用組,專門協助各部門導入 AI 技術,這不僅解決了許多跨部門合作的挑戰,也提升了團隊的整體效率,也就是在這樣的工作環境下讓他能夠培養更多技術的創新,還能在實踐中不斷學習,並建立自己的專業能力和未來方向。
▲在公司春酒活動,洪子汧(圖左二)與同事俏皮合照
▲在公司雙處尾牙中,洪子汧(圖左三)擔任主持人和表演者,並穿上符合主題的藍色上衣和裙子,也幸運中獎
正向態度與持續學習,打造屬於自己的職場之路
回顧自己的職場經歷,子汧希望將這些啟示傳遞給未來的年輕人,他認為『產業新尖兵計畫』對初入職場的青年是不可多得的學習機會,不僅教授實用技能,還能幫助學員理解業界需求,讓大家在畢業後能迅速適應職場,縮短試用期的磨合時間。也要特別提醒正在學習的學弟妹,要多與同學交流,就以程式設計這個領域來說,在團隊中,大家的思維和解法各有不同,如果能透過大家的討論,將可以激發出更多不同的解法,讓自己學到更多,還能預見未來可能遇到的問題,他回憶,當初在成長班中,課後與同學討論的氛圍讓他受益匪淺,這種合作精神也延續到了現在的工作中。
此外,子汧建議學員不要過於質疑老師的教學,而是專注於吸收課堂內容,因為在成長班上有些同學覺得老師教得太簡單,他們就選擇去專研自己想學的東西,但事後才發現老師教授的才是最實用的技能,所以他認為,初學者應該要相信老師的經驗,從基礎扎根,才能在進入職場後發揮所學。
最後,他鼓勵青年要勇敢嘗試新事物,「不要害怕挑戰未知,只要保持正向的態度,未來的道路一定會越走越寬。」他也證明了迷茫並不可怕,只要敢於嘗試,掌握機會,未來就充滿無限可能,對於許多在職涯中尋求方向的年輕人而言,他的經歷無疑是一劑鼓舞人心的良藥,保持樂觀、熱愛學習,正是他一路走來的關鍵,這段職涯旅程,也啟發了我們重新審視自己的可能性,並在職場中找到屬於自己的光芒。
▲洪子汧與公司LOGO合照